搜集的并口资料 parallel
分类: Other
[August 15, 2006] 杂感:《五 一记》
五·一 记 小时候,我曾经有2本苏联儿童文学作品。一本是《卓娅和舒拉的故事》, 另外一本好像是《淘气包米歇尔》。我记得后者有一个形容快乐的比喻 “像‘五·一’节那样快乐”。 回想起经历的“五·一”,等待它的到来更加有趣。好比人们更善于追求 而不是珍惜。初中,高中的“五·一”之前,老师们会布置下重重作业。英语 老师说“同学们,我留‘一点’作业,你们看数理化累了就可以看一下英语, 调节一下”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打算,于是我们在“调节”中失去了 休息。 大一的“五·一”,同寝室的兄弟带我们去南充游玩了一番。四个 小时的车程,感觉火车在积极主动大胆的钻山洞,最长的一个山洞恐怕有20多 分钟。后来得知,这些是当年“三线建设”的结果。南充这个地方不错,有 山有水的。那个兄弟带着我们走上一座山,用脚尖点点地上的石头说,这些是当年 张献忠在此作战时修砌的。我忽然问他祖籍是什么地方,他说大约是两广那边的。 家乡总是能令人引以为豪。好比北京人总是喜欢将天安门广场说的如同家中的 庭院一样,而中南海只是后院的池塘。若我要引以为豪,就只好去敲油箱, 或者塑料桶什么的。回去的时候更加令我惊讶,我们上的火车竟将卧铺改做 硬座,并且不对号。我猜测若不是火车钻山洞,恐怕车顶上也要站人。我霸占了 洗手的地方,坐了上去,一直到下车。记得回来似乎是“五·三”了。第二日 我去慰问在球场上因为被踢中要害的另外的同班兄弟。那天是“五·四”,我 正好去超市买慰问品,因为是青年节,不必买200块就可以办卡。和那个兄弟 一个病房的是北京籍的老头,来成都二十多年了,仍然是北京口音。晚上,我在 病房睡的,那个老头真的是鼾声如雷,似有千军万马,又似电闪雷鸣鬼哭狼嚎。 我们不得不在走廊中度过一夜。 这个“五·一”,难得放假七天。“五·一”一早我就出门了。因为我知道会 特别拥挤,也许是因为这边很多工厂,因为法定假日需要付出三薪不如放假的 缘故,结果还是特别拥挤。先逛了一下书店,买了2本小说月报。又记下2本专业 方面的书籍,计划好,也许以后选择从网上定购会有折扣的。接着去了 “池上便当”--俗称盒饭。鬼知道为什么起这个名字,不过味道很好,看起来 也很卫生。街上的人愈发的多起来,坐了公交车回来了。下午去办公室打了半天 的红色警戒和魔兽争霸----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打星际争霸了,也许是因为机器的 配置普遍较高。晚上,躺在床上,已经十一点多了,用手机上qq,一个还在读书 的同学,在qq上祝我“五·一”快乐。她说今天一天都在值班,我说“五·一” 值班多么光荣,劳动节还能为劳动人民服务,是很值得纪念的啊~ 这个五·一就这样过去了。
[May 23, 2006] 杂感《关于汉字》
杂感《关于汉字》
[April 6, 2006] 换了一下页面风格,更加简洁。
[March 19, 2006] 杂感《追赶我可能丢失了的自己》
清晨,上班,启动电脑,打开MSN。 一会, 大学同学阿田发来消息,是SINA的一段
新闻,上面赫然写着,大学母校的学弟跳楼身亡。起因是他的工作已经找好,但在最后
一次英语四级考试失败,受不了打击因而选择末路。
记忆中我快毕业的时候接连发生这样的事情。起因大约是换了校长。 新校长到来之后,
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很多改革,其中的一项就是取消每学期初的补考,不通过则重修。
改革之后没过多久,就有师兄从凌晨的寝室中飞身而下—-校长有修改这项规定,却不知道
学校考试的变态。 比如作为通信系各门课程中重点的重点,”通信原理”这门课程,期末考试
整个年级就有1/4被抓(我只是好险),毕业的时候,我们很多兄弟的成绩单可以说是”惨不
忍睹”。记得那次事件发生后,多数人的反应是不相信。一方面因为学校的消息封锁,另一
方面是学校最后一次自杀事件是在7年以前。当我们在BBS上进行讨论的时候,另一个师兄
站出来终止我们的猜测和怀疑。他说他是过来为这个朋友处理后事的,整天都沉浸在无限的
伤感中,还要不断安慰逝者的家属。不希望我们再提及。
记得大学英语第一课是”How to be an A student”。 我渴望,也不停的为之奋斗。
但是除了能够证明”爬起来要比跌倒多一次”之外,没有其他收获。于是我开始了怀疑和反思:
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学习不好? 第二个问题是生活的目的是什么?第三个问题是我应该做
一个什么样的人?
对于第一个问题,我无法找到根本原因,只好找借口。 我的借口是:我已经厌烦了这样
的教育。中学的教育是灌输,比如:化学基本上都是记忆,臭鸡蛋味道无色气体,就是硫化氢。
大学的教育一不小心,还是灌输或者称作记忆训练,除了良好的记忆不需要其他。我们有
一门课程是<<军事理论>>,考试的内容是问答题类似“什么叫滑膛炮,什么是装甲兵”。
还好没有考“如何使用步枪打直升飞机”—-这样的题目除了考察记忆力还有什么作用?
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门<<软件技术基础>>。 这门课程以”数据结构和算法”为主。
老师的是在读的研究生,不客气的说他的水平还不一定达到我。因为许多年来我始终在
研究算法解决各种问题。 老师也标榜自己在考试方面要进行改革。 60%的作业,40%的考试。
我帮别人做了2份不同的作业。 但是,当拿到考卷的时候,我却手心冒汗。 因为第一道
题目是填空题目是”什么是算法”。结果,我只得到61分–高出及格的那一分表示也许我得了
60分,但是需要照顾一些没有及格的同学,需要将他们的分数提高到及格。
看到成绩之后,我真的很失望,怀疑这样的教育是打算让我们掌握什么。最终,第一个问题
思考的结果就是:这样的评判标准不适合我。我应该做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事情,对于书本上的
知识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使用,知道在xx手册上有就可以了。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重要。前者
需要用一本教科书来描述,后者记录在技术手册上就完全可以了。顺便说一句,也许我的
原因是为什么大学中拿奖学金的女生那么多。
为了第二个问题,我涉猎心理学,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。后来也有幸成为学校BBS
心理学的版主。 我们将那个板块设定为可以匿名发表文章, 还联系了一个老师,帮助一些
朋友回答各种问题。我发现了一个初步的答案,为他人承认是很多人生活的目的。 每个人
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。 证明的方式正是生活的目的,活着一个自己。这个问题的
最终解答也许需要我一生来探究。
如果能真正看到自己,也许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。 请给自己找到这个机会如果又可能,
也请给别人创造这个机会。
后记:春节上班之后,接连听说2个朋友不幸去世的消息,无限感伤。 他们的离去
或多或少都同工作劳累过度有关。后来又听到文中最上面的那个消息,更加感叹生活,
遂写下上述文字。 2005年3月11日
[March 9, 2006] DEBUG命令详解(来自互联网)
DEBUG命令详解(来自互联网)
[February 25, 2006]提供 TD5的化简版 357K 来自Tasm5
提供 TD5的化简版 357K 来自Tasm5
[February 19, 2006] 前一段时间编写的《Learn Turbo Debugger In 3 Days》。 是为初学汇编语言的朋友编写的入门文章 。 使用了大量的图片用来说明如何使用Turbo Debugger 调试 Dos 下的二进制文件
前一段时间编写的《Learn Turbo Debugger In 3 Days》。 是为初学汇编语言的朋友编写的入门文章 。 使用了大量的图片用来说明如何使用Turbo Debugger 调试 Dos 下的二进制文件
[January 1, 2006]
[January 1, 2006] 2005年“嗖”的一下子就过去了。转眼间就是2006年了。抽空整理一下过去的文章,放在这里。 科学家说,爱写日记的人容易抑郁。还好我只是偶尔写点东西,因此不算严重。
1.书评 IBM-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二版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(第5版) 80×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打包下载。(题外话:我在DearBook购书的惨痛经历) shuping1 db
2.关于暴力 (2004 Oct 23rd)无题的记录 violence nt
3.出差杂记 1 2 3 4 5(2005 Jan) cczj1 cczj2 cczj3 cczj4 cczj5
4.又出差的杂记 1 2 3 (2005 May-Aug) zgagain1 zgagain2 zgagain3
5.看小说的杂感 (2006 Jan) zg1
6.回家 (2006 Jan)gohome
7.关于汉字 (2006 May)hanzi